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网络政治安全治理的网络技术之维

    刘远亮;

    网络政治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在网络社会的特殊呈现形态,所反映的是网络技术变革与政治体系间一种深度交融和互动的关系,这种内在的关联决定了推进网络政治安全治理必须将网络技术作为重要变量加以考察。在网络政治安全治理中重视网络技术因素,是网络政治安全本身鲜明的技术特性使然,是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网络政治安全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增强政治体系对网络技术变革适应性的现实需要。以网络技术为切入路径促进网络政治安全治理,进而有效应对因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运用而引发的政治安全风险和挑战,需要我们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树立正确的网络技术观念,以积极的网络技术运用促进网络政治安全,以优良的网络技术治理消除网络政治安全隐患,以持续的网络技术创新夯实网络政治安全的技术基础。

    2019年04期 v.21;No.89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 新媒体视域下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生成

    饶苗苗;何小春;

    新媒体作为网络空间的典型社交媒介,承载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与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在新媒体视域下,应有效构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载体共生优势。基于此,以确保意识形态安全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前提,以厘清话语网络议题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原则遵循,以把握工具交往理性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模式运行,以契合社会现实诉求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路径,以维护国家利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价值旨归,包含着基于新媒体视角下的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内在逻辑。

    2019年04期 v.21;No.89 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现代法治

  • 论共同危险行为的免责事由

    彭真明;王少祥;

    共同危险行为的理论基础从主观关联共同说转向了客观关联共同说,免责事由也相应地由因果关系证明说转向了因果关系排除说。因果关系排除说下,共同危险行为人只需证明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无因果关系即可免责。《民法典(草案)》第949条对免责事由仍采取模糊处理的方式,建议删除条文中"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以明确采用因果关系排除说。

    2019年04期 v.21;No.89 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 论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制度功能与定位修正

    李洪健;

    公司法定代表人制度包含对代表行为的理解与代表人选任模式两个方面。对代表行为的理解,只能在"代理说"与代理规则体系中展开。以"代表说"与"代理说"体现出来的纯粹民法学解释选择的区分不能引出实证法层面的不同价值判断。经登记公示并享有概括代理权的法定代表人在维护交易安全、提升交易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为其制度价值所在。代表人的法定独任制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余音,其功能在于降低委托代理成本,而非提升交易安全与交易效率。当《公司法》外的治理因素淡出公司之后,法定独任制已无存续价值,公司代表人应由"权责核心"回归到"意思表示担当者"的角色,我国宜改采以代表董事为默认规则、以共同代表为例外的代表人选任模式。

    2019年04期 v.21;No.89 3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社会学

  • 乡村劳动力价值萎缩:现实、固化机制与干预策略——兼论乡村振兴规划的渐进性改革

    史晓浩;孙丽华;

    乡村劳动力价值萎缩是传统乡村衰败的表现之一,截断乡村劳动力价值萎缩是改善乡村衰败的关键所在。田野调查发现,广大乡村地区普遍存在劳动力低能化、低转移意愿与低劳动力价值并存的现象。既往对这一现象的相关理论分析,没有顾及农民主体性及其与日常社会环境的关联,从而选择性地忽略了导致乡村劳动力价值萎缩的隐秘社会机制。研究发现,小农经济引致的农民低价值心理预期,与企业困境之中的薪酬定价策略、农民与市场之间的双重隔阂、家计生活策略、村庄道德认同等社会关联纠缠在一起,生产出乡村劳动力萎缩的固化结构。当前,制度和法律层面并未完全做好截断乡村劳动力价值萎缩的准备,户籍、农地等关键性制度改革滞后于乡村劳动力价值萎缩的现实,现行劳动法律也与劳动力价值保护现实出现了脱节。新时代对乡村实施综合性、渐进性改革的干预策略,融合国家自上而下战略决策与地方自下而上规划实施的乡村全面振兴实践,有助于打破劳动力萎缩的固化结构,还原乡村劳动力的真实价值。

    2019年04期 v.21;No.89 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侨资流向变迁映照下的人际互动——基于漳州台商投资区“提红篮”习俗的分析

    王慧珍;

    "提红篮"习俗是漳州台商投资区(以下简称"台投区")长期存在的一种礼物流动、资源交换的方式,是乡民之间亲密联系的重要纽带。历史上华侨长期"输血式"的帮扶,"提红篮"习俗则演变成台投人向侨胞讨要红包的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台投区不断发展成一个既能"造血"满足自身需要的新都市,又能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排头兵",并开始反哺海外侨胞亲属,"提红篮"习俗得以回归传统再次成为人们礼尚往来的手段。"提红篮"习俗从传统到变质,再从变质到回归的历程,在乡民与侨资互动的过程中得到了直接、生动的体现。台投区传统"提红篮"习俗的延续发展不是应时而生,而是命运共同体的联结与"人情"观念下道德约束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同时,"提红篮"习俗的延续发展不仅是台投人传统礼尚往来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且在不断发展中加深了台投人和侨胞的亲情并给双方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2019年04期 v.21;No.89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能源经济与管理

  • 中国城市居民电量消费存在回弹效应吗?

    陈洪涛;岳书敬;朱雨婷;

    基于2008-2015年29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城市居民用电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回弹效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回弹规模及回弹类别。结果显示:电价对城市居民用电量具有负向影响,城市人口规模、降水量以及降温度日则对居民能源消耗均有积极作用;从全国来看,中国城市居民用电消费存在回弹效应,技术进步带来的能源节约量的70%被抵消;分区域来看,东部城市居民用电回弹效应不显著,中、西部城市出现回弹效应中的"回火"现象,而回火效应的存在,使得政府在制定中、西部节能政策时需要更为谨慎,避免出现部分节能举措反而增加能耗的现象。

    2019年04期 v.21;No.89 7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历史

  • 从城市发现历史:深入开展20世纪新疆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

    何一民;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居于亚洲的中心地带,在历史上是多元文化的交汇地。20世纪以来,新疆城市作为区域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其发展变迁涉及对外关系、边疆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信仰等众多重大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20世纪新疆城市发展与变迁的研究,一是深入分析总结急剧变动的国际国内格局与新疆城市发展、区域一体化进程之间的互动关系,二是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疆城市及区域化进程的特殊性,从整体上进一步认识20世纪新疆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历程,三是将研究视野延伸到新疆城市内部,从整体上探讨20世纪新疆城市的体系、规模、职能、空间分布、经济状况、社会结构、文化因子等多种微观层面的问题,从而达到对这一时期新疆城市全面、系统的研究。由于新疆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极为复杂,有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因此既需要对新疆城市进行整体的长时段研究,也需要分区域对区域城市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并考察其区域城市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2019年04期 v.21;No.89 8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文学

  • 反讽叙事和隐喻叙事——毕飞宇小说的叙事修辞

    杨学民;

    毕飞宇的小说理想是轻盈而凝重,在小说叙事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运用隐喻修辞、转喻修辞、反讽修辞等实现的。从叙事话语层面来看,反讽修辞叙事主要有克制叙述、夸张叙述和戏仿叙述,此外还有情节反讽、复调反讽。隐喻叙事主要有隐喻性叙事结构、隐喻性意象和隐喻性语言。因此,他的小说形成了空灵、隽永的小说艺术风格。

    2019年04期 v.21;No.89 94-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教育学

  • 通用学习行为——俄罗斯核心素养框架研究

    张艳;周武雷;潘苏东;

    "通用学习行为"是当前俄罗斯基础教育领域的核心素养框架,在2010年(初中)和2012年(高中)颁布的国家教育标准(简称"二代标准")中作为最核心的内容被界定和推行。俄罗斯对"知识传递式"教学传统的深刻反思以及新时代世界教育对公民素养的要求为通用学习行为的提出提供了改革的内外驱动力;系统活动作为二代标准的基础,是推行通用学习行为的主要方法论依据;通用学习行为的内涵是"学会学习",由个人品质、自我调控、认知活动和交流能力四个能力要素组成;个人结果和元课程结果作为通用学习行为评价的方式,被融入到学科教学大纲的学生学习结果评价中。由此,我们厘清了俄罗斯为实现核心素养所采用"活动+行为+结果"的整体化实施模式。俄罗斯"通用学习行为"核心素养框架的架构、实施及评测模式可以对我国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实施有所启示:应该着力厘清核心素养框架各能力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核心素养的有效实施需要选择相应的方法论依据,核心素养的评价要实时、有效地融入学科课程评价体系。

    2019年04期 v.21;No.89 10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0K]

现代学案

  • 刘师培赋学批评述略

    李文;

    近代赋学批评在西方理论及传统批评理念的双重影响下,呈现出向现代转变的趋势,其中以刘师培的赋学批评为最。刘师培在植根于传统学术批评的同时,援引西学,构建了较为完备的赋学批评体系。其赋论打破了"诗源说"的户牗,将赋看作"风雅遗音""史篇变体",兼源"诗""史";其论赋的最大特色是高度重视小学在作赋中的作用;其评赋,确立了以楚辞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并将赋体纳入其文章学的系统,以佐证其骈体正宗之说。无论是在赋学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对赋体审美特质的关注上,刘师培赋学批评均呈现出向现代批评转换的趋势。

    2019年04期 v.21;No.89 11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1K]

  • 搭建通往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桥梁——评《农村公共服务决策优化:机理与效应》

    赵丽江;

    <正>"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2017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认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的基础性、常态化、连续性等诸多特性使得其成为探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想载体。农村公共服务决策优化内嵌于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对农村公共服务决策能力的探讨构筑了通往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桥梁。正如吴春梅教授在该书序言中认为的,"在长期的农村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村公共服务决策不优的产生,除了决策体系本身的问题外,从多元参与、平等合作、权力分享的村庄治理视角看,主体能力低下、协同合作虚化、权力结构失衡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它会深层地和持续地影响决策质量"。

    2019年04期 v.21;No.89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