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导价值观

    林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面对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现实,但必须提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现时代的价值观。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以为搞市场经济就不能实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实行集体主义就会影响个人发展,市场经济本性趋向集体主义,因而不需要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2007年03期 No.32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幽灵与虚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

    李伟;程家强;

    源于对现代性批判的共同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相遇。二者既有相通之处,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别,前者指引人们向着自由、解放奋勇前进,后者的"消解"运动却最终导致虚无主义。但他们的相关理论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2007年03期 No.3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邓小平领导制度改革思想述论

    张冀弘;王丰;

    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史上,邓小平第一次对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他的领导制度改革思想,深刻揭示了领导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详细论述了领导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具体规定了领导制度改革的基本策略,从而为当代中国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007年03期 No.32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哲学

  • 论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传统与特色

    程志波;张善信;

    研究传统是学派存在和发展的基因。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传统,它包括以人工自然为核心的本体论、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方法论和以服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的价值论。相对稳定的逻辑结构、巨大包容的学术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断开拓的研究领域是这个学派的学术风范和中国特色。

    2007年03期 No.32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历史镶嵌”:宗教权威分析的新视角

    周利敏;

    本文以中国佛教为例,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历史文化如何影响宗教权威的建构及形成?本文尝试以"历史镶嵌"作为新的分析视角,对宗教权威进行研究。通过"历史镶嵌"视角,可以发现,在历史上,中国化的佛教权威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与世俗权威平等的地位,需要在世俗权威的庇护下,才能获得合法性和神圣性。佛教的宗教权威除了受到特定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影响外,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的镶嵌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007年03期 No.32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政治

  • 德与法关系模式的现代性思考

    李勇;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作为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备受关注。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中西方思想家都曾探讨过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所不同的是中国最终走向了"人治";而西方则走向了法治主义的道路,继而在现代出现逐渐融合趋势。因此,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背景下思考如何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与法关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2007年03期 No.32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推进“政治参与”有序化——“企业白领”政治参与的实践反思

    汪国华;

    急遽的社会转型蕴生了"企业白领"这样一种特殊的新阶层。本文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所得结论表明,"企业白领"政治参与的渠道和类型,多元化的参与渠道加上多样态的参与类型,并未获得满意的效用。鉴于此,本文提出若干对策,以期推进外资企业与私营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政治参与有序化。

    2007年03期 No.32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基于电子政务的开放型政府建设

    张礼建;肖海勇;

    开放型政府强调公开、透明、责任、开放等意识,强调政府管理创新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和政民互助合作机制,而电子政务的发展,对开放型政府意识树立和机制建设两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电子政务为基点,着重于开放型政府建设的对策分析。

    2007年03期 No.32 37-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经济与管理

  • 基于均衡供给的煤炭供应链特征研究

    姚伟坤;周梅华;孟剑;蔡翔;

    基于均衡供给的煤炭企业供应链是将前端的资源波动、质量波动、生产波动、运输波动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供应链的运行转化为稳定的产品输出,能够在一定的时间以合适的质量和合适的价格运送到客户方。从功能特征上看,煤炭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客户均衡、煤炭质量均衡和数量均衡;从结构特征看,煤炭企业供应链具有实体结构稳定、长链和短链共存、工艺相关性等特点;从信息协调特征看,煤炭企业供应链具有多解耦点、非信息协调难度大等特征。

    2007年03期 No.32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扩散的互动

    陈柳钦;

    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是集群与创新的关系,其核心是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本文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最后就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扩散问题进行了前瞻性探讨。

    2007年03期 No.32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非正式交流机制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程德理;

    本文通过对非正式交流与集群关系的阐述,说明了非正式交流在集群创新过程中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并且通过实证研究和卡方测验等分析工具证实研究了非正式交流机制在产业集群创新中的作用。

    2007年03期 No.32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个人与组织契合在组织招募中的应用

    付继娟;聂锐;

    近年来,个人与组织契合的主题逐渐受到了有关学者和管理者的重视,在企业甄选员工的过程中,如何选出与组织契合度高的员工,将是影响组织保持竞争力与弹性以面对各种挑战的关键。因此,个人-组织契合的概念已成为当今企业招募员工时需予以重视的管理原则。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管理者只有以个人与组织契合的观点来挑选员工,才能在变动的环境中维持组织经营弹性。

    2007年03期 No.32 56-5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社会

  • 转型期中国农村社区公共物品需求显示研究综述

    刘小锋;林坚;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二元结构社会向城乡统筹的和谐社会转型时期,对农村社区公共物品的需求能否真实、准确地得以显示,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公共财政资源向农村倾斜的有效性。就农村社区公共物品需求显示而言,还有一系列理论和方法问题有待解决。了解并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是从事研究的一个基本前提。本文对近几十年来,关于公共物品及农村社区公共物品需求显示的研究文献作了初步的回顾和简要评论。

    2007年03期 No.32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学界有关艾滋病传播研究的回顾——以社会学、民族学的视角为例

    张宁;周松林;尹明章;

    学界从社会科学视角关于艾滋病传播的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在十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尤其是社会学与民族学两大学科。回顾和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对以后艾滋病传播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对学界的研究成果从艾滋病传播的社会学、民族学综论和艾滋病传播的民族学、社会学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并对以后艾滋病传播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2007年03期 No.32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高等教育

  • 试论考试公平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汪国培;

    考试作为一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机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正确分析当前影响考试公平的问题,不断强化考试管理,促进考试公平长效机制的建立,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03期 No.32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高校科研经费支出计入学生培养成本:一个理论探讨

    李强;相二卫;

    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如何计入学生培养成本,一直是教育成本计量的难题。多数学者认为科研经费支出应部分计入学生培养成本。本文认为,科研经费支出(扣除重复性支出后)应全部计入学生培养成本,并分析了其必要性、理论依据,提出了设计思路。

    2007年03期 No.32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高校师生关系畸变的主要原因解析

    方跃平;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多因素、多型态、多维结构的关系体系,作为一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师生双方不仅具有知识、地位、层次上的差异性,而且存在情感和期待的互动以及评价标准冲突等特点。由于高等教育活动的特点,加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师生间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高校师生关系畸变的主要原因包括七个方面: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市场关系对教育的冲击、社会转型中的价值迷茫、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教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教育理念的陈旧和实践的弊端、网络文化对交往模式的改变。

    2007年03期 No.32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我国学术评价制度论略

    戎辉;

    学术的本质是求真,其灵魂是创新。学术评价是对学术活动价值的判断。学术评价制度的产生以自然科学的充分发展为前提,但受社会制度、社会发展阶段等特定环境的制约。学术评价制度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目前我国学术评价制度以量和业绩点的评价为主,偏离了学术评价的本质;与国外评价制度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改进我国的学术评价制度应从遵守学术活动的规律、建立"学术信用"制度、完善"同行评议"、建立第三方的学术评价组织等方面入手。

    2007年03期 No.32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多维透视与探析

    李基;刘长慧;

    本文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因以及作弊行为与学科、学期、手段和时间的关系,并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作弊预测,提出预防作弊的措施和办法。

    2007年03期 No.32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思想政治教育

  •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普世伦理与大学德育

    邹放鸣;蔡世华;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呼唤超越人类道德困境,促进人类全面、公正、和谐发展的"普世伦理"。大学作为最具"世界性"的组织,在建构"普世伦理"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大学必须面向世界,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发展与道德的变革,充分整合中西方各种优秀的伦理思想资源,建构新的大学德育理念,努力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一代新人。

    2007年03期 No.32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清代书院的道德教育及其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周立新;易琳;蔡卫;

    清代书院类型主要有四种:以科举考课为主的书院,以讲习理学为主的书院,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以学习西方近代科技知识为主的晚清西学书院。清代书院的教学宗旨都突出了德育的要求,并且各有一定的特点;清代书院还十分重视具体教学制度对学生德育的功能,如在选拔教师时,注重考察其德行表现;注重祭祀制度对学生的德育功能;注重学规章程对学生德行的塑造作用。考察清代书院的道德教育,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007年03期 No.32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略论新时期大学美育特点

    王建伟;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美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被提到重要位置。尤其是大学,美育更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内容。大学的美育不仅地位重要,而且方式方法也截然不同于中小学。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探讨新时期大学美育的特点。

    2007年03期 No.32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文学

  • 一场革命的“哗变”——新历史小说与革命历史小说的革命叙事比较

    雷鸣;

    新历史小说与革命历史小说的根本区别,主要不在其题材之新,而在于它提供了新的历史叙述方法、新的历史观念和新的表现手法。革命历史小说中的革命叙事的经典模式,在新历史小说中被彻底颠覆,革命叙事呈现为对革命起源神话的终结、革命历史叙述的重组、革命英雄沉落等景象。这表现了开拓独特的历史生活和揭示崭新历史精神的趋势,但对革命历史的随意处理或编制也有取悦、迎合大众文化之弊,革命历史被演绎成纯粹的影像或幻想,其颠覆性破坏也给以后的小说提示着警惕。

    2007年03期 No.32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郭子》与《语林》、《世说新语》

    罗玲云;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中古志人小说,往往都把目光集中在《世说新语》上,故研究得可谓透彻,而忽视了其它。文学活动不是封闭的,文体也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志人小说的成熟也不是一蹴而就。反映魏晋清谈风尚的志人小说,自《语林》发轫,《郭子》则继之,而《世说新语》则是集大成者。《郭子》在志人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007年03期 No.32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历史

  • 南京国民政府十年期城市失业问题的历史考察

    谭玉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因受世界经济恐慌的影响,各国已被失业危机所困扰,内忧外患逼迫下的中国,失业形势尤为严重。从失业数量来看,南京国民政府十年期,失业已遍及全国各行各业,以1931年为分界点,失业人数呈现前慢后快的增长态势。就失业分布而言,失业人员多集中于沿海沿江等口岸城市,尤以传统工业失业最为突出。除了工业失业较为严峻之外,教师、文书、编辑与普通职员等的失业问题也不容忽视。

    2007年03期 No.32 119-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华洋义赈会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信用合作社

    熊霞;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陷入空前危机,华洋义赈会在合作思潮的影响下应运而生。他们通过与银行联合提供贷款,部分满足了小农对资金的渴求,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高利贷的盘剥。但是,从这些农村合作社借贷资金的来源和构成状况上,我们可以看到合作社的社内资金极其微小,转而不得不依赖于社外资金,而社外资金对于农村合作社的支撑又极不稳定,从而限制了合作社对农村社会变革所发挥的作用。

    2007年03期 No.32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民初司法发展的制度性环境——以司法官考试制度为例的分析

    胡震;

    民国司法官考试制度的建立、发展和运作离不开民初各种社会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大环境。为了使国家走上独立富强之路,民初法律人极尽法律启蒙之能,力倡司法独立,大力发展法律教育,希冀通过法律教育的普及推动司法的进步。现代司法需要专业化的司法官。就民初国情考量,考察法律知识、选拔合格法律人的最好办法即为司法官考试制度。然而民初的中国,外遭列强欺压,内有社会动荡。所有这一切又无不在时时制约着近代司法官考试制度的运作和发展。

    2007年03期 No.32 129-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跨文化研究

  • 对跨文化对话的反思

    郭继民;苗青;

    文化对话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对于跨文化对话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反思,尤其对所涉及的对话资格问题、对话双方地位是否平等问题、文化通约性问题以及文化对话目的等问题均值得进一步思考。惟其如此,我们对跨文化对话才能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否则对话有可能蜕变成迷失自我的"自我殖民主义"或唯我独尊的"狭隘的民族主义"。

    2007年03期 No.32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论“文明冲突论”与“软权力论”之间的辩论

    曹升生;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约瑟夫.奈将软权力与硬权力截然分开并大肆渲染的做法有违常理,其用心是要强调非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日益本土化,进而对西方世界构成威胁。与此同时,约瑟夫.奈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政治中存在超国家的、国家的和次国家的三种认同危机,而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中所强调的文明认同只是其中之一。辩论从本质上揭示了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对美国外交应对方略的深入思考。

    2007年03期 No.32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