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先进生产力的历史内涵

    段培君

    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在当代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 ,必须在理解和把握这一内涵的基础上才能解决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问题。以下几点是先进生产力历史内涵的展开环节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的“独立因素”;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作用不断扩大的“独立变量”;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的先导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新经济特别是网络经济作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代的整体体现。在网络经济中 ,先进生产力已经展现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可以预言 ,随着这一经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整个社会形态也将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因此必须以此为基点确定我们的发展方向和社会角色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002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论“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

    董振华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新世纪在最高纲领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制定的一个现实纲领 ,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三个代表”思想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它以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为根本前提 ,充分尊重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主动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 ,实现历史规律 ;它以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为基本依据 ,根本上体现了“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趋向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合目的性。

    2002年03期 10-1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理性的假设:主、客体关系

    陆自荣

    不同理性包含不同的主客体关系假设。工具理性的假设是主客二元对立 ,它赋予工具理性能有效地操作客体 ,但工具理性却导致了人与人关系的疏离。儒家理性的假设是主客合一 ,但它使人在面对客体的约束时无能为力。交往理性的假设是通过真诚的交往在自我与他人关系上达成共主体关系。它能克服工具理性造成的人与人的疏离状态 ;但这种借助语言的交往无法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 ,要建立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有待于理性的进一步发展。

    2002年03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反三段论新探

    王跃平

    反三段论是“人们日常思维实践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推理。本文运用现代逻辑的方法 ,就它的定义、种类、有效推理式及其内在结构、推理规则等作了全新的探讨。特别是给出了全新的定义 ,把反三段论分出三个种类——充分条件反三段论、必要条件反三段论和充分必要条件反三段论 ,并对其内容、有效推理式和内在结构作了阐述和论证。

    2002年03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真”的追问——道家人性论的思维特质及其现代价值

    赵莉,展明锋

    中国古代众多哲学流派的思想家都试图通过对人性的分析和探究来获得对宇宙、自然和人类自身本源的认识。与其他哲学流派不同的是 ,道家从“真”与“伪”的维度对人性进行界定和分析 ,展开了对“真”的追问和探索 ,把保持和尊重人的天性作为人类的立身之本 ,凸显出道家人性论的思维特质。道家对“真”的认识 ,直接指向回归人性、顺应人性 ,这一点对于在现实世界改变人生态度、实现人生理想、提高人生价值以及升华人性 ,显然是有其理论价值和优越性的。

    2002年03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当代生命科学研究思路及方法评析

    周岩

    本文回顾了人类对生命的认识过程 ,从现实的角度论述了生命科学的研究思路和社会背景 ,提出“向生命本身学习”的研究方法 ,指出转换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效的关键。

    2002年03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浅议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吴仝美子,刘军

    民事诉讼就是运用证据证明的过程 ,而证明标准则是衡量证明是否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要求 ,因此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在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目前有关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的规定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拟在介绍国外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和解析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基础上重构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2002年03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试论典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张文举

    典权是我国独有的不动产物权制度 ,历史悠久 ,体现了中华民族济贫扶弱的道德观念。解放后 ,我国曾一度废止了典权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特别是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为典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本文拟从典权制度的历史沿革这个角度出发 ,阐述在我国尽快建立典权制度的必要性

    2002年03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试论强化国家创新体系

    窦尔翔,何枫

    我国现有的国家创新系统存在效率低下和创新活力不强的问题。强化我国的创新工作应该采取适应市场 ,及时调整创新系统中各因素的角色 ;实现创新组织网络化达到资源共享 ;政府推动创新文化建设 ,营造创新氛围这三项措施 ,从而提高我国整体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系统效率。

    2002年03期 49-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加入WTO对中国房地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陈龙乾,马晓明

    加入 WTO,对中国房地产业带来的影响是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 ;近期看可能是利弊相当 ,长期看则是利要远远大于弊 ;但是对与房地产业相关的建材业来说 ,则是挑战与机遇同在 ,甚至可能是挑战多于机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旨在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002年03期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人才合理流动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于蕾,盛晓明

    人才流动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住房、医疗、养老等政策还明显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 ,并以社会保障的面目出现。这些政策不利于人才合理流动 ,因此应在下一步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予以解决 ,以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2002年03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发展中加贸易的障碍——倾销与反倾销问题

    Pervaiz Iqbal

    倾销与反倾销摩擦已成为中国、加拿大贸易中的一个障碍。本文分析了摩擦产生的多方面原因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思路。

    2002年03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辛亥革命:“不流血的革命”

    丁三青

    辛亥革命胜利了 ,但又很快失败了 ,辛亥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证明 :上层社会结构的分化使清政府在体制内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精英阶层的软弱性使辛亥革命只是一场“精英革命”;下层民众的被双重边缘化使中国社会缺乏深刻的变革。

    2002年03期 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总统和国会的战争权:谁决定美国开战

    魏金汉,苏建华

    美国宪法对战争权的规定在总统和国会之间留下一片不明朗的“灰色区域”,造成总统和国会对战争权的竞争 ,但这种竞争并不是无条件的。实践表明 ,美国国会在决定美国开战的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影响不容忽视。尽管在历史上某些“帝王式的总统”当政时期 ,国会因其自身运作机制的特点在战争决定权中属于次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宪政理念、人民主权观念的深入人心 ,公众反战运动的努力及美国国会自身的努力 ,总统战争权会进一步受到国会的限制 ,国会在美国战争决定权的地位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2002年03期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20世纪六十年代法德和解及其历史、现实意义

    程佩璇

    20世纪六十年代 ,法德两个仇怨很深的国家实现了和解 ,并在法德轴心的基础上实现了西欧的联合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当事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深远影响直至今日。本文着重探讨这一重大事件及其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尤其是对当前国际格局的影响。

    2002年03期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徐州市在区域经济中的竞争力研究

    史春云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运用定量化模型分别对徐州市在淮海经济区范围、江苏省范围进行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比较 ,分析评价了徐州市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指出了徐州市今后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方向。

    2002年03期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信用合作社述论

    昝金生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为挽救江南农村经济 ,在国民党政府的倡导下 ,江南农村信用合作社兴起并发展起来。江南农村信用合作社在组织、经营和监督上有自身的特点 ,它对江南农村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江南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2002年03期 10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从决定论到自然主义: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创作

    苏新连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作为一个活跃的文学流派只存在了二十余年 ,但却产生了一批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 ,使 1 9世纪末、2 0世纪初的美国文坛大为改观。本文拟通过对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产生根源和对主要作家的讨论 ,进一步认识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在整个美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2002年03期 10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对清教妇道观的有力抨击——评《喧哗与骚动》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形象

    周碧文

    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品《喧哗与骚动》中的女主人公凯蒂 ,美丽善良 ,富有爱心 ,但却不为深受清教传统思想影响的社会和家庭所接受、所爱护 ,她渴望美好幸福的生活 ,却又没有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同传统妇道观相抗争 ,最终沦落为妓女。作者通过对女主人公悲剧形象的塑造 ,有力地抨击了南方传统道德标准及清教主义的妇道思想 ,揭露了它们对人性的压制和摧残。

    2002年03期 116-119+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试论蝉意象的文化内涵

    岳红星

    作为特定环境中的独特个体 ,蝉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主要用于表现悲秋主题。在蝉意象的不同层面上 ,折射出中国传统文人种种复杂的高洁心态、畏祸心态、超脱心态等 ,并外化为各异的人格构成。在蝉意象的价值取向上 ,形成了由感性情感层面到理性道德层面再到非理性超脱层面的价值建构。

    2002年03期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孟称舜“传情”理论及其戏曲创作

    刘伟

    孟称舜戏曲深受汤显祖的影响 ,前期剧作和“传情”理论表现出对“至情”的赞颂和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作为生活在明清易代时期的落魄文人 ,他又与那个时代和环境紧密相连 ,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传情理论和戏曲创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以“诚”为主体 ,他“情正”与“言道”结合的“言情”倾向 ,是他的特色 ,也是他的局限。

    2002年03期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论公正性传播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胡正强

    公正性传播是获得世界性意义的新闻报道原则 ,实践这条原则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平等、自由、独立意识是公正性传播的直接理念依据 ,诚实、正直、无私品质是实现公正性传播的伦理保障。由于公正性传播要服务和服从于新闻的真实性要求 ,因此对平等、自由、独立的追求只能是适度的 ,对诚实、正直、无私的道德规范也应限制在一定的原则范围之内。

    2002年03期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关于新闻标题制作的几点思考

    李东晓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在标题制作中 ,首先要准确 ,确保标题与新闻的基本事实、基本思想完全一致 ,并且表述清楚无歧义 ;其次要鲜明 ,褒贬得当 ,分寸适中 ;再次要生动 ,讲究修辞 ,做到虚实结合、合理配置。

    2002年03期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信息化与新闻标题制作

    李昕昕,栾学斌

    信息化给新闻标题的制作带来新的要求。本文在阐述信息化对报业的影响和要求的基础上 ,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提出了新形势下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和艺术。

    2002年03期 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变革及其发展策略

    刘秀华,冯丹丽

    本文从图书馆的馆藏、馆员、读者和馆舍四个方面 ,论述了信息技术对传统图书馆所带来的变革 ;并就当前图书馆如何顺应上述变革 ,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2002年03期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努力提高普通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能力

    郭太敏,袁毅,唐荣珍,高云蕾

    本文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为准绳 ,结合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的实际 ,建议从加强特色数据库建设、建立良好的机制和积极开拓市场等方面开展工作 ,以提高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的能力。

    2002年03期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徽州古建筑的风水文化解析

    胡善风,李伟

    徽州古村落的建筑特色 ,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建筑学界的瞩目。本文从徽学史料及徽州古村落实例出发 ,对徽州古村落里的风水文化进行了解析 ,对村庄的选址、水口的营建、民居的特点以及禁忌的镇符等做了论述 ,并提出徽州古村落的建造受到了风水学的很大影响 ,在很多方面留下了风水文化的烙印。

    2002年03期 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下载本期数据